【转载】“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助力雾霾治理
2013/12/13 16:23
新华能源12月11日电, 日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环境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理事大会暨大气环境监控与预警论坛在北京召开。期间,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锐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治理见实效需要完善“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体系”。
北京、上海、杭州……今年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雾霾防治形势逼人。国务院今年9月份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10月,财政部网站又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对此刘锐认为,“提出50亿的激励计划,表明国家下决心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刘锐表示,治理大气环境首先要知道污染源现状,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期监测工作。污染源有很多种,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大气污染,而且具有流动性,形成一个区域的污染问题,而不仅是一个单独的城市。传统的监测方式主要是地面监测,以前是监测站,现在发展成在线监测,通过网络建立传感系统监测。但从传统监测到网络监测,仍然没有形成物联网,把所有可能有排放的地方都安上监测系统,把它们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
在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改善环境质量、改变管理方式亟需新理念、新技术作为支撑。刘锐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基于物联网的监测方式,二是天空地协同的监测体系。核心优势是既能解决点的问题又能解决面的问题,还能解决立体的问题,同时还能把过去建的监测点充分利用起来,采用遥感航空技术,使决策过程更加准确。据了解,“天空地一体化”提出已有很长时间,其核心在于将空监测、地监测的数据进行融合,将来自卫星、航空,以及地面的数据融合起来,最终通过一个平台展现出来,从而有效避免地面监测、遥感监测存在的单方面局限性。
“天空地一体化是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方向,目前相关计划已经被北京市所采纳,形成天空地PM2.5的监测体系,其中中科院承担卫星监测,中国环境科学院负责地面监测,中科宇图负责航空的监测及数据平台的集成。将来这或许成为我国第一个天空地一体化空气监测的系统。”刘锐介绍。
有了“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就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点、面、柱状的,具有高度的监测体系。同时也更容易的找到污染的来源,或者是流动的方向,以及未来可能要预测、预报的模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测,可以在一张图上展示排放源、排放企业、超标单位及重点治理区域、治理时间,怎样治理最高效等信息,为环境治理、大气治理的有效性、高效性、科学性提供最重要的技术支持。
谈到“天空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未来发展,刘锐表示乐观,他预测称,由于中国卫星(600118,股吧)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一体化平台在5年之内会很快实现。基于目前北京市大气治理的高投入力度,预计该项目可在2年内启动。
原文链接: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3-12/12/c_125849805.htm
人民网: http://env.people.com.cn/n/2013/1212/c74877-23825622.html
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2013-12-12/160534408.html
海外网: http://china.haiwainet.cn/n/2013/1212/c345646-20030964.html
人民网能源频道: 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n/2013/1212/c71890-23825629.html